跳到主要內容區

教具應用

數學是許多人小時候的惡夢,「根據兒童發展理論,11歲才有抽象思考」,

北新國小老師許大偉表示,很多人學不會數學,是因為數學是「抽象」的,讓小學生很難「想像」,加上缺少實際的生活經驗結合,讓孩子產生學習挫折。

在小學階段最重要也最難理解的數學是低年級的十進位、中年級的分數,這些基礎概念將影響之後學習「比例」、「比和比值」、「小數」,甚至是高年級的「速度與速率」。

為了協助孩子學習數學,許大偉與新北市數學輔導團善用數學教具,讓數學「具象化」,實際摸到、看到,幫助孩子理解,「遠比『看』電腦動畫還有效,」許大偉說。

以下是他推薦的6款數學教具:

1. 幾何扣條(用於三年級的三角形跟四年級的四邊形單元)

幾何扣條的玩法與樂高類似,許大偉表示,幾何扣條很適合教孩子學習幾何形狀的角度、平行、垂直、等腰、對角,以及三角形、四邊形的概念。以他的經驗,他會和念幼兒園的女兒一起玩扣條。不論是出題要女兒排成特定形狀,或是讓她任意發揮,圍成帽子、項鍊,「上次我們也一起拼成一台會轉動的風車,」許大偉說。

2. 分數撲克牌(用於三、四年級的分數單元)

分數的概念對小學生很抽象,生活中也缺乏實際經驗,許多人談到分數就會用切蛋糕、切比薩的方式教學。這款「分數撲克牌」,將圓形分為八份,運用不同塗法來區別八分之一至八分之八。許大偉建議,可以搭配撲克牌「心臟病」的玩法,讓孩子從八分之一一路喊下去,若是遇到喊的數字與丟出的撲克牌一樣,就要拍下去。「假分數也可以用,譬如八分之九是一又八分之一,就要拍八分之一的牌卡」,許大偉說。

3. 撲克牌(用於二、三年級的「乘法」、「整數四則運算」)

一般的撲克牌也是很好的數學教具,不論在家或是學校都很適合。許大偉最常用撲克牌與孩子練習加減法,「譬如把1至10的牌拿出來,每個人任抽兩張,運用加法或是減法來比大小」,許大偉擅長改造原本的撲克牌玩法,融入數學教學,「又或是原本拿來玩配對的釣魚遊戲,要找出一模一樣的牌,我也會請孩子找『相減為3』的兩張牌來湊一對」。

4. 古氏積木(教授10進位、加減乘除法、面積、體積用)

古式積木是一個個邊長一公分的小積木,所以一個古式積木為一立方公分。透過古式積木,孩子可以清楚「看見」十進位。「譬如拿十個古式積木,成為一長條,就會是一個古式積木的十倍」,許大偉示範,「所以當十條古式積木拼在一起,就是一百,也就是一個古式積木的一百倍」。將數學具象化,孩子不用再「背數學」。

5. 圓形分數板(用於四年級的等值分數、五年級的分數括分、約分、通分)

圓形分數板用不同顏色的圓,把一個圓分成兩份、三份、四份......,讓孩子能親手「摸到」分數,「孩子可以拿兩份的四分之一,拼湊成二分之一,或是明白七個七分之一如何拼成一個圓」,透過實際操作,讓「分數」更貼近想像,「或是更進一步在教扇形面積,也會更有印象」,許大偉表示。

6. 小時鐘(三、四年級時間的單位換算)

許大偉的經驗發現,有些人家裡的時鐘可能是電子鐘或是沒有標記1至12的指針鐘,便會讓孩子在學習時間的單位換算上感到困難。因此,小時鐘的教具便能協助孩子清楚看見時針、分針對應的時間。許大偉也在市面上看過一款時鐘,有外圈1至60的數字,搭配內圈1至12的數字,「而且外圈的數字顏色與長針相同,內圈的數字與短針相同」,讓孩子在學習「時間」時,更能清楚時針、分針的意義。

 

@參考文獻

數學老師也推薦6件數學教具:讓數學摸得到

瀏覽數: